新闻分类

News list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新闻 > 详细内容

引领造纸行业走向绿色循环之路

时间:2018-11-19      来源:http://www.wuxihc.com

造纸工业作为我国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,2010年总产值将近6000亿元,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相关产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也具有带动作用。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余年的发展,中国造纸工业在世界造纸业中已是举足轻重的地位,具备了由造纸大国向造纸强国转变的基础条件。但不可忽视的是,中国造纸业的蓬勃发展始终伴随着环境问题上的误解和争议。摆脱“两高一资”(高污染、高能耗、资源型)的骂名,成为“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”的绿色纸业成为中国造纸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

事实上,传统造纸产业之所以造成诸多环境问题,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:一是纸浆结构不合理,草浆、苇浆等非木浆占比高,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;二是集中度偏低,小纸厂偏多,总体生产工艺落后。前者曾一度为中国造纸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度,影响升级速度。后者则缺乏规模效益,单位产品治污成本高,导致小企业治污设施不完善,或完善设施不能坚持长期稳定运行等问题。2009年,在造纸协会统计的3494家企业当中,小型企业达3084家,真正规模企业不过410家。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接近80%,排污总量大概不到全行业的1/3,而3084家小型企业虽然产量只有20%,对污染的“贡献率”却达到2/3。


现代造纸业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造纸业已全然不同,其规模化生产及以木浆为主的原料结构是能够实现环境友好的。在中国造纸业发展结束“草木之争”,确立“林浆纸一体化”发展道路的十余年来,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。


根据中国造纸协会历年《中国造纸工业报告》披露数据可知,2009年中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较2001年增长5440万吨,增长率为170%;但同期,作为造纸业最主要环境指标的化学需氧量(COD)排放量从203.3万吨下降到109.7万吨,降幅达46%;COD万元产值排放强度从0.168万吨/万元降到0.025吨/万元,下降幅度高达85%。由此可见,在此期间新增的产能没有为环境带来更多负担,而这些增量约80%都来自优秀骨干企业。